近日,2019年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拟认定名单出炉。夏虹教授为负责人的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实验室、夏桂华教授为负责人的船舶智能系统与技术实验室、沈继红教授为负责人的海洋科学与工程数学技术实验室榜上有名,至此学校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增至13个。
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实验室源于1958年哈军工时期创建的舰船核动力装置专业,作为我国从事核动力研究最悠久、最广泛、最深入的单位,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平台,是我国核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为核安全分析技术、核动力先进建模与仿真技术、核动力智能运维技术、核动力非能动安全技术、特种核动力技术、材料辐照损伤分析技术、核化工与燃料循环技术等。实验室致力于建设成为我国核动力安全与仿真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体制的试验田、行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源、前瞻与共性技术研发的策源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为提高我国核能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拓展核技术应用领域、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海洋科学与工程数学技术实验室拥有“应用数学”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数学一级博士点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的沉淀积累、与哈工程“三海一核”相关专业的深度交叉融合,形成了较有优势的学科基础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深度服务海洋工程、海洋技术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对海洋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服务支撑作用。是我国鲜有的海洋科学与工程数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交叉科技创新基地。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为船海中的计算流体科学、海洋环境中的大数据科学、海洋生物数学、海洋技术中的信息安全等,致力于提升我国在海洋工程中的技术软实力,支撑服务新技术研究与设计,探索服务支撑“海洋强国”中拔尖创新人才和国际化精英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深化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在更高层面上支撑“海洋强国”等一批国家战略建设和发展。
船舶智能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生产且设备已经装船的动力定位系统研制单位,学校的控制装置与系统和船舶导航与测绘相关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实验室始终面向交通、海洋开发和海防建设,特别在船舶智能化技术、船舶装备先进控制技术、船舶智能辅助装备技术等方面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应用研究上取得工程化成果,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为船舶设备智能技术、船舶智能环境感知及态势认知技术、船舶自主航行及智能操控技术等。实验室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船舶智能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合作、机制灵活的成果开发和技术转移中心、船舶与海洋工程智能装备技术领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前沿技术和交流中心,全面提升我国在船舶智能系统与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使船舶智能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高地。